廉政人物
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记福建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漳州市龙海区纪委监委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0-13 16:00:56
图为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正在向辖区内拆迁户了解安置房领域相关问题。陈文薇 摄
“得益于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现在村里大小工程都要经过村‘两委’会商议、镇社会事务办论证、乡镇政府审议和村民大会表决,全过程公开透明,群众心里更亮堂了,干部干事的腰杆更直了。”前不久,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纪委监委干部在港尾镇实地了解村级工程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成效,受访的梅市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龙海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背后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全力查处、持续发力,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增强群众获得感的“幸福账单”。2022年12月,龙海区纪委监委被评为福建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以点带面,整治乡村振兴工程建设“微腐败”
2024年11月,龙海区委第三巡察组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巡察时发现,海澄镇某村2019年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存在实际建设内容与施工图纸不符的情况。该问题被反馈给海澄镇党委后,镇纪委对此进行进一步核查。核查发现,该项目施工方未经村委会、设计方和监理方同意就随意变更施工图纸、擅自改变建设内容,原本设计的41个混凝土井被建成了35个砌筑井,工程差价达到总造价的5%;而负责工程验收的镇村干部在验收过程中“走过场”,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龙海区纪委监委相关纪检监察室及时介入,指导镇纪委依规依纪依法厘清责任,督促该村村委会向施工方追回多付的工程款。
针对该案暴露出来的问题,龙海区纪委监委举一反三,统筹“室组镇”“组组”联合监督力量,全面排查2020年以来全区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发现围标拆标、标后监管流于形式等6个方面173个问题。
村级工程看起来不大,却连着大民生,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2025年4月,龙海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等部门深入研究乡村振兴工程建设“微腐败”背后的监管漏洞,探索建立村级工程建设项目“两管五控”廉建机制。“两管五控”,即强化区、镇两级管控,突出严把项目申报论证、招投标、施工、验收、结算等5个环节,进一步规范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升工程质量、节约建设资金、化解廉洁风险。“自‘两管五控’廉建机制推行以来,我们监督推动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583.13万元,涉及农村工程项目建设方面检举控告同比下降22.2%。”龙海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循线深挖,查处一批侵占安置房资源的违纪违法人员
比起村级工程,群众对拆迁安置房领域的乱象,更是深恶痛绝。
“这套房子分房的时候明明是我选的,为什么现在变成好几个人共有?是登记错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我的邻居都住上新房了,为什么安置小区交房了却没有人通知我?”
……
龙海区纪委监委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时发现,多名安置户反映其名下安置房被别人占用,疑似存在“一房多安置”情况。
安置房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绝不允许乱象丛生,区纪委监委立即组织核查。经查,国企龙海区城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林某与房产中介内外勾结,低价倒卖安置房、侵吞售房款……2023年8月起,包括林某在内的一批侵占安置房资源的违纪违法人员陆续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并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办案只是第一步,追回群众被侵占的安置房、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同样重要。龙海区纪委监委建立整改联动机制,督促推动相关部门对全区18个安置小区、13611套安置房源展开“拉网式”摸底排查,追回被侵占的安置房产,并为群众重新启动产权登记。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拿到安置房钥匙了!”2024年8月,面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石码街道锦江道一期拆迁户老黄连声道谢。
“征迁安置因其权力节点多、资金流量大,廉洁风险相对较高,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龙海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区纪委监委积极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等方式,督促责任主体排查梳理21类权力运行廉洁风险点106个,建立完善选房交房、档案管理、资金拨付等工作制度27项,推动形成权责明晰、制度完善、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拆迁安置房管理体系,最大限度消除 “靠房吃房”问题发生,守护群众“安居梦”。
创新机制,管住权力集中的“关键人”
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除了有“重点事”,还有“关键人”。
2024年,龙海区白水镇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区城建监察大队某中队中队长王某对村民旧房改建监管不到位,履职不力,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辖区发生多宗违建。
王某的人事关系在区城管局,工作地点在白水镇,他在工作中发生了违纪违法问题,白水镇纪委难以对其追责。针对基层监督面临的问题,龙海区纪委监委针对各基层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共性+个性”监督清单,构建“纪检监察机关+区直单位+乡镇”协同监督体系。“这种协同监督体系参照‘室组镇’片区协作联动监督机制,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相关纪检监察室、驻区直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作为参与成员,对涉及重点基层站所(中队)负责人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联合分析研判,报区纪委监委研究后由责任单位进行处置。”龙海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协同监督体系下,王某归所在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2024年9月,龙海区纪委监委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给予王某党内警告处分。
结合基层调研和群众信访分析,龙海区纪委监委发现,少数像王某这样身处服务群众一线的股长、科长,对待工作庸懒散浮拖,对待群众生冷横硬推,甚至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挥霍群众对党的信任。
2023年以来,龙海区纪委监委紧盯区直部门权力集中的“股长”、政务服务窗口等服务群众的重点岗位人员,综合运用“室组镇”、片区协作联动监督,起底问题线索24件、复盘分析卡壳项目11个,处理科长、股长等干部24人,全力纠治“态度傲慢摆架子、推诿扯皮混日子、办事拖拉装样子、任性用权耍性子、业务不精没点子、吃拿卡要钻空子”等6类问题。
破作风顽疾,塑基层新风,龙海区基层干部服务意识得到全面提升:全区97家定点售药店、200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药品追溯平台;石码街道港龙小区267户居民“办证难”问题顺利解决;程溪镇东马村439宗安置房不动产权证“现场办、马上办”……
2024年以来,龙海区纪委监委聚焦11个“点题整治”、8个突出问题整治、16个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打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组合拳”,截至今年8月,已累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06个。从村级工程到拆迁安置房,再到基层干部作风问题,龙海区纪委监委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把监督融入基层治理。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龙海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的‘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区纪委监委将始终坚持把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坚决惩治‘蝇贪蚁腐’,将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讯员 杨特团 陈晓琼)
>>><<<